当前位置:首页协会信息工作动态

社会帮教工作动态2008年第11期
发表日期:2008/12/9  阅读:1831

 

  11

(总第33期)

 

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2008 12 5

综合信息

    市帮教志愿者协会走访宝山区司法局 11月6,市帮教志愿者协会理事长王元洪、副理事长虞惠和等专程走访了宝山司法局,就加强中途驿站工作进行了沟通,宝山司法局鞠兵副局长、安帮科王绪霜科长等接待了王元洪理事长一行。

    王元洪理事长首先感谢宝山司法局给予中途驿站的支持和帮助;虞惠和通报了中途驿站下一步工作打算;鞠兵副局长感谢市协会理事长专程来访沟通中途驿站工作,表示将继续支持和关心中途驿站工作,继续物色优秀企业加入帮教行列,为回归人员解决就业问题。双方还就进一步做好做实做大中途驿站工作;加强中途驿站与公安等方面的联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加强中途驿站回归就业人员的教育管理、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工作;健全中途驿站规章制度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共识。

(中途驿站)

 

大火无情人有情——记普陀区石泉街道过渡性就业基地遭受火灾之后 1026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位于南汇大团镇的森利木器厂化为灰烬,从国外引进的加工器材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万。普陀区司法局、帮教志愿者协会获悉森利木器厂灾情后,第一时间赶到南汇,了解损失情况,做好安抚工作,帮助协调解决重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该厂由回归人员顾某2003年以10万元开始创业,经过几年努力创办了上海森利木业有限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创业成功后,顾没有忘记回报社会,20062月与石泉街道司法所签订了过渡性就业基地协议,积极参与“帮扶新航和谐”专场招聘会;先后安置回归人员10人次;向市爱心帮教基金会捐赠3000元;还协助做好有关人员心理疏导,情绪安抚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

(普陀协会)

 

回归人员在洪智城市小区管理服务中心教育感化下投案自首  200712月底回归社会的李某,一无亲人二无户口,居无定所,更无经济来源,十分烦恼,郁闷和无助。在有关方面的协调下,李今年7月初进入,成为一名道路协管员。5个多月来,洪智中心领导和帮教老师给予李思想上引导,生活上关心,经济上资助,李心情舒畅,工作生活稳定。李十分感激中心领导和帮教老师,尤其是1124在提篮桥监狱举行的警示教育活动,引起他心灵上的震撼,他深感洪智中心是感化教育和帮助回归人员的“家”。李说要珍惜,要感恩,更要有实际行动,与过去的一切作彻底的决裂,才称得上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才不辜负洪智中心领导的期望。121,李主动向静安区检察院自首交待了自己1994-1996年间,诈骗多人近7万元的犯罪情况。

(市协会)

 

帮教活动

徐汇区帮教志愿者开展监所帮教活动  十一月中旬,徐汇区徐家汇、长桥、虹梅街道的志愿者20余人与司法干部、社工一起前往青浦监狱开展监所帮教活动。在监狱,志愿者们与10名服刑人员进行个别帮教谈话,了解他们在监狱改造、学习、生活等情况,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法律和文化知识,转变思想观念。服刑人员对社会给予的关心非常感激,表示不辜负社会的期望,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徐汇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落实回归人员就业岗位  十一月上旬,积极与有关单位联系,落实安置张某某、梁某某、蔡某某三人的就业岗位。目前,蔡已在回归实业公司工作,近期将签订劳动合同。张、梁已到高建物业公司面试,下月初到该公司从事保安工作,由于二人均无户口,将采用由回归实业公司劳务派遣方式。

(徐汇协会)

 

浦东新区帮教团赴白茅岭监狱开展狱内帮教活动  10月30。浦东新区司法局、公安局、劳保局、帮教志愿者协会、致中社等一行13人赴白茅岭监狱开展狱内帮教活动。活动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召开帮教大会,会上,反馈了前期走访服刑人员家属情况,传递了服刑人员父母、配偶、子女的生活、学习信息和家属的嘱咐;宣传了新区就业形势以及优惠政策,指出了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寻找市场实现就业的方向。司法局吴邓友副局长、白茅岭监狱杨国强副监狱长、帮教志愿者协会张六琴理事分别对服刑人员进行了深入浅出、意味深长的教育引导,引导服刑人员加快改造步伐,使自己的言行举止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将来融入社会,投入浦东开发建设行列打基础。服刑人员代表汇报了自己思想改造的情况和进步的表现。帮教团还向服刑人员赠送了价值2000多元的书籍。第二部分帮教团与监狱警官进行座谈,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各自工作目标、降低重犯率、进一步做好衔接等方面工作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走访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浦东新区协会)

   

卢湾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赴未成年人管教所开展所内帮教活动  11月10,志愿者来到未管所开展帮教活动。活动中,少年服刑学员向志愿者汇报了自己学习劳动情况,与志愿者进行面对面交谈,少年服刑学员认识到自己年幼无知,无视法律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家庭、社会造成了伤害,深悔不已,表示好好接受劳动改造,努力学习,回归社会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后,志愿者向少年服刑学员赠送了日常生活用品。

(卢湾协会)

 

“有情暖冬”帮教联谊活动  11月17,黄浦区司法局、综治办、帮教志愿者协会、新航社工站一行26人来到新收犯监狱,开展“有情暖冬”帮教联谊活动。活动中,司法局周副局长上作了讲话,希望失足人员振作精神,重塑人生。明年将在大墙内启动人民调解工作,用真情帮助服刑人员调解遇到的婚姻变化、财产纷争、赡养矛盾等。志愿者、社工对黄浦籍服刑人员进行了谈心帮教,并赠送了学习生活用品。活动中,服刑人员还观看了新航社工自编自演的小品《重生》、独唱《问天再借500年》及老西门街道老年舞蹈队演出的精彩节目。

(黄浦协会)

 

关爱行动

安置帮教送关爱  法律援助进大墙  11月13,杨浦区帮教志愿者协会、司法局、五角场监狱、同济大学法政学院、吴益民律师事务所联合在五角场监狱举行在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活动。活动中,司法局安帮科作了关爱工作动员和安排;司法局、协会、监狱、法政学院共同签订了《关于对五角场监狱在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工作协议》;事务所与监狱签订了关于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的《共建协议书》;律师、志愿者、社工结合监狱法制宣传、心理辅导对在刑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咨询活动。

(杨浦协会)

 

维稳工作

黄浦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维稳工作  杨某服刑期间住房动迁,今年刑满释放后,居无住所,就业无岗位,生活无保障,情绪激烈,多次给市、区领导写信上访。区司法局、区帮教志愿者协会得知此情后,多次与动迁单位、劳动就业部门沟通协商,经过努力为杨某解决了住房和工作。杨某十分激动,动情地说:“感谢你们为我解决了住房和工作,否则我还会走老路。今后我一定在人生道路上,好好工作,用实际行动报答政府,决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希望。”

(黄浦协会)

 

志愿者手记

比起付出,收获更多

——一封大学生志愿者的来信

时光飞逝,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当我的助学对象小陈同学如愿考进东辉职业技术学院宾馆管理专业时,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回想这一年,比起付出,收获更多。

07年的夏天,在妇联的介绍下我第一次走进了卢湾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的办公室。当我了解到所帮助对象的家庭情况,以及我所要帮助的是一名初三的大男生时,心中充满了忐忑:“他会不会很坏,很难沟通?我能不能教好他,他肯不肯学?”不得不承认第一次见到高大壮实的小陈我有些紧张。但没有想到他友好地向我打招呼,主动向我介绍他的学习情况,交换联系方式。他的礼貌打消了我所有的顾虑,也燃起了我的信心。就这样,为期一年的助教行动开始了......

应该说一年来,虽然小陈始终尊敬地称我老师,但其实我们已经成为了朋友。在补习之余,我们常常聊一些学校中的趣事,交流学习经验和生活小贴士。在冬天,由于是在活动中心补习,我们也会想到为对方准备一杯热水。我始终相信: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去交流,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才能彼此信任,收获友情。当然在助学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面对困难我一方面积极备课,查找资料,希望能使补习的内容更丰富一点,讲解更清晰一点,使小陈能够理解并掌握。另一方面,我也尽力找方法去沟通,促使他理解。

一年的时间,有付出更有收获,感谢志愿者协会给我机会,祝福小陈今后一切顺利,而我的助学行动仍将继续…… 

(卢湾协会)



 上一篇:社会帮教工作动态-工作交流会专刊
 下一篇:社会帮教工作动态-“关爱行动”专刊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2008-2025 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上海市静安区汉中路8号501-502室 邮编200070 | 电话:021-52136503 | 传真:021-5213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