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社法委主任繆晓宝一行莅临市协会视察调研
发表日期:2012/5/9 阅读: 2043次
4月6日,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繆晓宝、副主任潘福仁、朱鸣、黄绮及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柴俊勇一行莅临市协会“中途之家”安置帮教基地—洪智中心及海之星帮扶中心视察、调研本市安置帮教工作,并在松江区行政办公中心举行了“本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工作情况”座谈会,受到市司法局副局长蔡永健、市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梅义征及市帮教协会理事长王元洪、副理事长虞惠和一行的热情接待。 繆晓宝主任一行视察了洪智中心与海之星帮扶中心的生产劳动车间、入站人员宿舍、食堂、会议室、咨询室、活动室、图书馆等硬件设施。在生产劳动车间,繆晓宝主任一行与入站人员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他们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松江区司法局局长张惠军等领导、部分区县协会会长陪同视察并受邀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繆晓宝主任一行对基地安置帮教工作的现状与成效予以了高度的赞赏与认同,并详细了解了基地在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强调:市协会安置帮教工作的做法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形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对稳定社会、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座谈会上,王元洪理事长就市协会创建“中途之家”的背景、运作模式、工作机制、安置帮教成效及目前所碰到的困难、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部分区县协会会长及与会人员发言踊跃,互动积极,整场座谈会气氛热烈、轻松。 区协会代表发言集中反映了当前本市安置帮教工作所遇到的瓶颈、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以及基地运转经费保障乏力。目前安置帮教的资金投入基本上依靠企业家志愿者个人所为,鉴于目前安置帮教基地运转需要一定的经费,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安置帮教教育难以深入进行,基地运转难以持续发展;安置帮教基地及安置帮教人员的成本逐步上升,企业负担逐年加重,企业家志愿者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基地内入站人员的工资、养老金等长年累月数额巨大,企业家志愿者难以长久支撑;另外对帮教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时的误工费、就餐费、车旅费的补贴等等。希望政府在这方面能够加大力度,给予必要的财政扶持、政策优惠,使企业家志愿者对安置帮教工作、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能有所减负,使安置帮教工作、基地建设能持续性的发展,稳步前行。 二、安置帮教基地目前运转中遇到比较大的瓶颈困难是“入站人员”的不断“沉淀”,使得过渡性安置基地成了长久入住的基地。人员出路渠道不畅,“沉淀”下来的三无人员给基地的管理及良性循环带来了较大的困惑和难度。希望政府重视和加大对安置帮教工作的支持、宣传;加大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扶持,特别是在基地劳动生产项目上给予实质性的政策优惠及具体项目的扶助。因为安置帮教工作是持续不断的工作,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需要政府呼吁更多的国营企业,共同来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共同来承担社会责任。 三、在安置帮教工作中,企业家志愿者做善事付出的不仅仅是资金的多少,更多的是付出了太多的人力和精力。很多企业家志愿者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同时倾心倾力悉心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及基地的建设、运作,他们是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事业在完成,但在得到社会认可的程度上往往与他们的付出是很不相称的,希望政府关心提高企业家志愿者的社会地位,除了加大宣传弘扬的力度外,提供机会创造条件、适时吸纳从事社会公益、从事安置帮教工作并作出较大贡献的企业家志愿者加入市、区、县政协,或邀请列席、旁听政协有关会议,给予相应的政治地位,体现企业家志愿者社会价值及人生价值。 市司法局副局长蔡永健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了上海的安置帮教工作得到了中央综治委领导的肯定和认可,上海安置帮教工作的模式和思路将在全国进行推广和交流。目前上海的沪籍人员犯罪复犯率已进入了下降通道,这也是与上海各级政府重视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分不开的。 座谈会最后,潘福仁副主任做了总结讲话,他谈到:市协会的安置帮教工作机制很好,体现了安置帮教工作的宗旨,体制及实施的措施。今天视察了安置帮教基地,感到基地的运作相当规范,真心帮教,解决问题到实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市安置帮教工作已上了一个新台阶,走在了全国的前例。市政协将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要加强重视上海市安置帮教工作,政府主导地位要到位,同时要增加实质性的支持,特别是在财力上要做到保障支持,政策上要给予优惠扶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来做好这一功德无量的大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