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协会信息专题信息

“王元洪社会帮教工作法”面世 “王元洪工作室”揭牌
发表日期:2013/9/4  阅读:2825

“王元洪社会帮教工作法”在“‘爱的黄丝带’——社会帮教工作
大家谈”活动中面世,“王元洪工作室”揭牌仪式同步举行
市司法局副局长蔡永健讲话,长宁区副区长曹新平致辞

  7月8日下午,“王元洪社会帮教工作法”在长宁区工人文化宫举办的“‘爱的黄丝带’——社会帮教工作大家谈”活动中面世;市爱心帮教基金会理事长庄孝志、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董事长乐伟中为“王元洪工作室”揭牌;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理事长王元洪作《帮教工作之我见》主旨发言。(全文另发)长宁区众扶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顾颂珍、青浦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会长戴金龙、上海政法学院老师李月华和市新航总站虹口工作站社工朱晓雷等作了交流发言。上海政法学院教授贾洛川、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张昱作专家点评。本市300余名社会帮教志愿者和单位会员代表分享了“社会帮教工作大家谈”的交流成果。
  活动由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新闻主播骆新主持。长宁区副区长、区公安局长曹新平致辞,市司法局副局长蔡永健出席并讲话。
  蔡永健同志在讲话中对“‘爱的黄丝带’——社会帮教工作大家谈”活动的举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刚才,“王元洪工作室”正式揭牌。王元洪同志介绍了他从事帮教工作三十年的心得和感受,几位志愿者代表也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对帮教工作的认识和思考,让我深受感动和鼓舞。我感觉今天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代表着上海的社会帮教工作,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方面,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蔡永健同志说,志愿者工作,尤其是对特殊人群进行帮教的社会帮教志愿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单凭一腔热情去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靠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发挥效果。在境外,像香港善导会这种专门从事社会帮教工作的社团组织,吸纳志愿者开展帮教,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必须接受一定课时的专业培训,有专业的教材,还要通过考核,才能正式参与志愿服务。我们这方面起步较晚,做得还比较粗放。我们的15143名志愿者,热情很高,但可能有不少人无从入手,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这实际上也是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是一种浪费。今天的活动开了一个好头,我们的社会帮教工作要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要转型、要升级,要有科学的方法引导,实现集约化,让每一个志愿者都真正发挥作用。
  蔡永健同志强调,刚才,王元洪同志介绍了他总结的一些社会帮教工作方法。王元洪同志是本市社会帮教工作的领军人物,可以说见证和经历了上海社会帮教工作从无到有、从单兵作战到集团经营、从无序开展到组织化运作的全过程。而他本人也从一名满腔热忱的个人帮教志愿者,逐渐成长为全市社会帮教组织的领头羊,获得了很多荣誉。我想,对社会帮教工作始终怀抱着一种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全情投入,是王元洪同志在社会帮教道路上一直走到今天的真谛。刚才,王元洪同志的发言,正是他三十年帮教经验的浓缩和总结,对全市社会帮教志愿者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然,三十年的经验无法在短短十几分钟的发言中,完全阐释清楚。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把握社会帮教工作的方式方法,市协会编印了“王元洪社会帮教工作法”一书,从七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王元洪同志三十年来从事社会帮教工作的心得和体会。相信这套工作方法,将为全市社会帮教志愿者提供一个参考模板,引导志愿者理性地参与社会帮教工作。
  蔡永健同志提出,除了王元洪同志,我们还有康志坚、高铭言、殷金喜、孙祥英、杨文华等多年从事社会帮教工作的志愿者典型,还有近两年才加入社会帮教队伍的优秀年青人,他们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可以总结。有了这些工作方法,我们对志愿者的培训也就有了实质的载体,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新的志愿者在入门阶段可以跟着已经成型的成熟经验,程序化地开展帮教工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有了自己的心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经验,供后来者参考。这样不断细化、完善、充实、丰富我们的社会帮教工作方法,最终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社会帮教工作大全。
蔡永健同志希望,对于社会帮教工作方法的探索,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社会帮教工作的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上一篇:社会帮教工作动态2013年增刊第6期
 下一篇:金山区协会对新入会志愿者开展业务培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2008-2024 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上海市静安区汉中路8号501-502室 邮编200070 | 电话:021-52136503 | 传真:021-5213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