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协会信息→ 帮教故事

长宁区|重拾生活的勇气
发表日期:2024/6/29  阅读:147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你好,这里是虹口区帮教志愿者协会吗?请问帮教老师在吗?我是胡某,刚从监狱里出来”。来人是刑释对象胡某,离异,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于2024413日刑满释放。

一、山重水复

还没出狱前帮教志愿者老师与社工就接到释放预报单,便开始走访社区和胡某家庭了解情况,为胡某的顺利回归做好安排。但是,事与愿违在走访中帮教老师与社工发现胡某与父母关系一直不和,案发前就和父母分开居住,一直不联系。案发后,胡某被判入狱,整整六年半的时间,父母从未探望过他。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胡某出狱后怎么生活,是否会重新违法犯罪,胡某父母表示绝不关心。于是,帮教老师走访了当地居委,获得的信息是胡某案发前很久就不在小区里居住了。大家都知道胡某家庭关系较差,但具体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是很清楚。最后,帮教老师将希望寄托于派出所,通过派出所查询到胡某前妻的联系方式。但是,对方表示早在八年前就和胡某离婚了,女儿也归自己抚养,胡某没有出过一分钱的抚养费。双方早就不来往了。可想而知,帮教老师一系列举措几乎是一无所获,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一例棘手的安帮衔接难题。

二、柳暗花明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帮教老师清楚的意识到,胡某这次能否顺利的回归将对以后胡某能否重归正途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失联,胡某很有可能重操旧业再次走上犯罪道路,那么胡某的一生就真的毁掉了。为了避免安帮衔接失败,影响到今后的工作开展。帮教老师和社工再次来到胡某家中,想从谈话中寻找有用的信息。胡某的父母也被帮教老师与社工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了,详细的与帮教老师、社工讲述了关于胡某的所有情况。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终于,在谈话中胡某父亲提到胡某有个朋友偶尔会来看望老两口,依稀还记得留下了联系方式。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帮教老师、社工立刻注意到这个非常有用的信息。于是,帮教老师与社工拿到了联系方式,联系到了胡某的好友。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三、扬帆起航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在见面过程中,帮教老师耐心倾听胡某的心声,了解到他在刑满释放后的迷茫和无助。帮教老师向胡某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他们愿意陪伴他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帮助他重新融入社会。

六年半的牢狱生活,胡某的身份证早已过期,更没有银行卡、医保卡和劳动手册。办理这一切证明都需要有效的身份证。于是,帮教老师陪同胡某一起办理了身份证。几天后,帮教老师又陪同胡某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申请了临时补助和低保,缓解了他的经济压力。帮教老师还冒雨陪同胡某他一起来到居委会,办理了回归手续。终于,胡某原本木讷的面部,渐渐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四、勇往直前

办理各类证明、申请补助、完成安帮衔接建立相互信任,这一切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为了帮助胡某更好地融入社会,帮教老师还联系帮教小组成员,为胡某量身制定帮教计划,其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和社会再融入。同时,帮教老师还运用专业技能开展亲子关系修复使胡某父母能重新接纳儿子。这一系列工作开展,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胡某也会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接受未来更严峻的挑战。

努力整合资源力量,加强各部门联动,共同帮助解决刑释人员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减少、消除消极情绪。让刑释人员感受到社会支持的力量,树立起对新生活的积极心态。这一切显示了安置帮教工作重要性和社会责任性,也体现帮教志愿者安帮工作的宗旨。“路漫漫其修远兮”安置帮教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方基石,对于帮教志愿者来说是漫长而艰巨的。但是,帮教志愿者有信心做好。因为这是帮教志愿者的工作理念也是帮教志愿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虹口帮教志愿者协会 供稿)



 上一篇:长宁区|社区矫正有温度 暖心帮扶走正途
 下一篇:林娟老师在新收犯监狱艾滋病罪犯帮教项目 座谈会上的发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2008-2024 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上海市静安区汉中路8号501-502室 邮编200070 | 电话:021-52136503 | 传真:021-5213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