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同志先进事迹
我是上海茸城社区平安服务社的一名社会工作者,同时也是松江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7年以来,我在完成常规的工作同时,注重因人施教,预防重新犯罪、宽严相济,助人自助、形式多样,特色服务,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工作。主要包括:
一、 因人施教,预防重新犯罪
陈某因放火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在其假释前的社会调查中,我了解到,陈某的犯罪和其前妻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其前妻现在还是居住在他家隔壁,一旦陈某假释出狱可能会对前妻不利,有可能会走极端。为此我提前介入,与其家庭成员进行了沟通,家庭愿意配合共同做陈某的思想工作。陈某出狱后,志愿者对他进行反复的耐心教育,以及家庭的劝解,同时对他进行择业观教育,在他有就业意愿后,为他提供了就业机会,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消除了要报复的动机。
二、 宽严相济,助人自助
顾某因犯抢劫罪被判11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在石湖荡接受社区矫正。出狱后,找工作困难重重,无法适应社会,志愿者着重为其推荐就业机会:半年中共为他推荐了8个工作岗位,终于做上了一名洗车工。在工作中,顾某认真负责,经常受到大家的好评。在他有进步时我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帮助,经常去他的单位看望他,发现他有成绩及时鼓励他,在鼓励中再对他进行教育。由于顾某出色的表现,单位根据他特有的专长(修理摩托车),将其推荐到易买得松江店(专修送外卖的摩托车)。顾某又成了店里的骨干,还主动参加了义务献血,受到了大家的赞扬,目前顾某顺利回归社会
三、耐心施教 回馈社会
郑某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进入监狱服刑。郑某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有病在身,孩子在读书,妻子下岗在家,生活艰难。当我们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与居委会联系,建议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郑某家庭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同时我们向郑某传递了松江区特殊人群未成年人员关爱行动的信息,并让他儿子进入被关爱行列。出狱后碰到最困难的事就是就业问题,我们也为他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但在每个单位干了没多长时间就被辞退了,当时他很沮丧,很绝望。我们及时关心和鼓励他,激发他正确面对的勇气。我们建议他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然后再去找工作。在我们建议下他参加了电工培训班,通过努力,他拿到了电工等级证书,后经朋友介绍到一家公司工作,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2011年7月他定制了一面锦旗:“肝胆相照谋帮教,齐心协力促和谐”,给政府感谢帮助过他的所有人,决心在日常生活中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2012年2月23日那天在郑某下班回家的路上,有个阿姨拦住了他的车,说有人坠河了,她拦了几十辆车没人停下来,如果再不救,河里的人就没命了。他二话没说就将车停在一边就跳进河里,和一名少年将车内4人一一救上岸。当时天气还很冷。救完人后他全身湿透回到车上,冻得瑟瑟发抖,连踩油门的力气都没有,他连抽了5根,才缓过劲来发动了汽车,安心的离开了。同年3月1日他看到了新闻晚报《寻找身边的雷锋》和微博的信息,就和报社联系了,他说:“我并不是想得到他们的感谢,只是觉得不要让对方再苦苦寻找,因为在我困难的时候,大家都在帮助我,在这件事上也算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吧,帮助别人等于在帮助自己,心灵也会得到净化”。郑某被评为2012年松江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四、.形式多样,特色服务
1、2012年我进行了以虚开增值税作用发票、企业的法人及企业的负责人为主体的(法伴我行)小组活动,进行专题教育。整个活动分6节;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释解人员现身说法等内容。活动形式:讲座、互动、点评、交流。通过活动:1)激发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爱国热情,增强了集体观念,小组成员除一人期满外,无一中途退出,认真的参与了全过程。2)缓解了对象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对象们的生活信心。3)提高对象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在刑意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起到了预定的效果。
2、走访是我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以往的工作中发现,我们的工作过于办公、行政化,信息的采集中比较单一,有些案例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在帮教中缺少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因此我决定进行家庭走访。根据对象不同情况,分别到对象的家庭或工作单位,通过与他们零距离的接触,逐一了解每个对象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并根据每个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向对象作了社会形势讲解、矫正规定学习。通过走访,进一步拉近和对象的距离,深入的了解到一些具体情况,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建立健全管控网络、落实帮教措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近年来,外来社区服刑人员在不断的增多,如何在常规教育的同时,更好地对他们实施帮教。我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2012年3月8日在我的努力下,新桥司法所与外来企业(上海傲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建立了过渡性就业基地,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建立了帮教小组,并安排了一名外来青少年矫正对象进入基地工作,经过共同帮助教育,该对象思想稳定,认真工作,年少气盛易激动的习惯有了较大的改观。以外管外初见成效。
几年来在我的联系下共签订4个过渡性就业基地,1个推荐就业基地,既:1、松江县塔汇电镀厂(松江第一家规范化就业基地,形成四位一体的帮教格局,市安帮办来基地调研,受到领导们的好评)过渡性就业基地、2、上海市瑞勋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过渡性就业基地(石湖荡社工组共享)、3、上海傲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过渡性就业基地、4、上海茸新五金制品厂过渡性就业基地、以及石湖荡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推荐就业基地。
进入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志愿者工作领域后,自己坚持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紧扣构建和谐社会和预防重新犯罪这二条主线,兢兢业业,认真工作,经过自己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我服务过的区域内没有发生过一起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案例,受到大家的认可。我要不断加强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