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善于、勇于奉献是优秀社会帮教志愿者应具备的崇高境界
发表日期:2013/12/31 阅读:
3004次
——《王元洪社会帮教工作法》读后感
青浦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戴金龙
细读《王元洪社会帮教工作法》一书后,感受颇深,收益匪浅。王元洪,作为上海帮教志愿者的一面旗帜、楷模。他无私奉献社会帮教事业的崇高境界,执著创新科学帮教的工作态度,持之以恒追求效应的帮教理念,将始终感染和激励着全市社会帮教志愿者。
社会帮教志愿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之所以是特殊,因为他们是无偿为服刑劳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提供特殊的帮教服务。特殊的帮教对象、特殊的帮教服务,需要有一批乐于奉献、善于奉献、勇于奉献的优秀社会帮教志愿者。
乐于奉献。就是积极的、主动的、自愿无私地参与社会帮教工作。是否具有乐于奉献的思想境界,是衡量一名优秀社会帮教志愿者的前提条件。因为社会帮教工作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所以,要求社会帮教志愿者具有对国家的改革和发展、社会的和谐和进步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有对社会帮教工作重要性、必要性、责任性全面准确的理解;能深刻意识到“帮教一个对象、挽救一个家庭、平安一个社区”,对维护社会的整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能充分理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全体公民的责任。要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社会公益事业,热情服务社区,把参与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看成是对社(会)区的一种贡献,一份责任。
善于奉献。就是要会帮、会教,有成效。会帮、会教的前提是要有一技之长。同时也是衡量一名优秀社会帮教志愿者的重要条件。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规则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具备一定的个案调查和心理治疗的技术和经验。
为此,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帮教志愿者,首先要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国家和本地区对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规定,掌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的基本规则和流程,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其次,要具有较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家庭条件和罪错种类等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帮教服务。再次,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帮教工作不仅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因此,组织协调好,并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服务于社会帮教工作,也是优秀社会帮教志愿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同时,要有较强的团队意识。为人为事既要无私,又要做到公平、包容、责任和诚信,在整个团队中有较高的威信和感召力。
勇于奉献。就是指敢于面对困难、甘愿无私付出,贵在永恒与默默奉献。社会帮教工作有别于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因帮教服务的对象曾有犯罪的前科,心灵一度被扭曲,思想和情绪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社会对这个群体存有偏见;社会对参与帮教的知晓率和认知度不高;因此,在帮教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是否勇敢地面对困难,持之以恒,甘愿默默无闻地参与社会帮教事业也是衡量一名优秀社会帮教志愿者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求每位社会帮教志愿者具有以科学的态度正视困难,以创新的方式化解困难的信心和能力;具有不气不馁、坚忍不拔的恒心和耐心。
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帮教挽救一个人并非一朝一夕,转化过程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很可能出现多次转折、纠结、退缩、反复。因此,要求对帮教工作不弃不舍,持之以恒;具有甘愿、无私付出的精神。社会帮教工作理念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岗位出岗位”。因此,社会帮教志愿者不仅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而且也要在财和物等方面作出无私的奉献。具有长期坚持、默默奉献的精神。
俗语说,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社会帮教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社会帮教志愿者就要像王元洪同志那样,三十年如一日,长期坚持无私、忘我、默默无闻地奉献于社会帮教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