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协会信息矫正安帮

浦东新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暖心助力服刑人员家属落户纪实
发表日期:2025/9/21  阅读:70

——志愿者“跑腿代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2025729日,在浦东新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陪同下,服刑人员家属张女士终于提交了上海市户口申请。这是协会今年利用“一户一策”帮扶机制成功解决的首例特殊家庭落户难题,标志着安置帮教工作从“墙内改造"向 “墙外帮扶"的实质性延伸。

走访摸排: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发现”

协会志愿者在例行的狱内帮教走访中发现,服刑人员黄某的妻子张女士符合上海“居转户”条件,却因公安人口落户系统无法核验服刑人员亲属关系而陷入僵局。“孩子的升学、老人的就医都因户籍问题受阻,我们必须为这个家庭守住希望之光。”协会志愿者立即启动协会“急难愁盼"响应机制。

根据协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区132名持证帮教志愿者已建立“每月一访”制度,通过《家属需求清单》动态收集就学、就业、落户等七大类诉求,今年累计发现并介入类似问题47件。

全程代办:志愿者变身“政策翻译官”

面对复杂的落户流程,协会组建了由司法干警、法律顾问、社区工 作者构成的“落户帮帮团”。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包括材料梳理小组:依据《上海市落户证明材料指引》,精心整理社保缴纳记录、居住证明文件等十二项关键材料;政策对接组: 3次陪同家属赴公安人口办说明情况,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四十八条关于“保障服刑人员家属合法权益”的规定转化为具体操作依据;跨区协调小组:借助协会与白茅岭监狱的帮教合作机制,在五个工作日内高效获取了经公证机构认证的婚姻关系证明材料。

“每个环节都有志愿者陪同办理,连复印材料都帮我们准备好。”张女士展示着贴满便签条的《落户进度手册》,上面详细记录着17次代办服务的具体内容。

机制创新:构建“三位一体“帮扶体系

协会在实践中总结出“落户帮扶三步法”。前期预审:对“家属落户资格”进行筛查,提前预警潜在困难;过程跟踪:陪同做好材料上传、进度查询、视频见证等功能;后续关怀:落户后自动衔接子女教育帮扶、就业指导等延伸服务。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图片“我们不仅要当'跑腿员',更要成为政策的'转化器'。”协会工作人员指着协会墙上“把政策语言翻译成民生温度”的标语说。今年以来,该协会通过定制化服务,巳帮助多个服刑人员家庭突破政策执行中的“隐性门槛"。

在浦东新区司法局的指导下,浦东新区安置帮教协会的志愿者们正以"脚底板工作法”深入民心,用”代办跑腿”服务拉近政策与民众的距离。当张女士的落户申请提交成功的那一刻,见证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安居梦,更是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落一人"的温暖承诺。

(浦东新区帮教志愿者协会刘乐 供稿)



 上一篇:[宝山]寻找生命中的微芒
 下一篇:[徐汇]精准帮扶就业路 暖心助力再出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2008-2025 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上海市静安区汉中路8号501-502室 邮编200070 | 电话:021-52136503 | 传真:021-5213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