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司法与民盟合力 探索帮教帮扶新模式
雨后的盛夏,清心凉爽。7月11日下午,由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与上海市民盟志愿者总队联合主办、徐汇区司法局和徐汇区社会帮教协会承办的“黄丝带帮教”经验分享与交流座谈会在徐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深化协作.精准赋能”为主题,汇聚市区两级帮教志愿者协会、民盟志愿者组织及司法行政部门代表40多人参加,市帮教协会理事、民盟上海市经信委副秘书长夏爱红主持。通过经验分享、案例研讨、应用培训等形式,共探特殊群体帮教帮扶工作新路径,为司法与民盟的深度协作注入新动能。

多方聚力,共启思想盛宴
活动伊始,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冯文照在致辞中表示,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和帮教志愿者协会正紧扣市司法局统筹推进教育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法治宣传五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市和区两级民盟志愿者合作,构建覆盖全市的志愿帮教网络,有利于拓展、深化“司法+民盟”、“需求导向+志愿赋能”模式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徐汇区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康伟对市帮教协会和市民盟志愿者服务总队全体帮教志愿者的到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民盟在徐汇帮教帮扶工作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帮教志愿者心灵美,功德无量,刑释人员融入社会会遇到许多困难,需整合资源,多方赋能,司法+民盟模式有许多文章可写,通过学习交流有利于为特殊群体提供更为高效的司法服务与社会支持。

经验共享:从“联结”到“赋能”的实践探索
在交流环节,徐汇司法局四级调研员、社区矫正科科长王鸿歌分享了徐汇区 “精准帮教”案例,通过常态化案例推送与民盟资源联动,形成“司法+公益”高效赋能。
浦东新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吴琴高级警官介绍了浦东新区周末课堂、进监帮教等特色项目,展现司法与民盟合作从“输血”到“造血”的发展历程。
民盟志愿者代表龚健、温新华、徐梅芳、周敏等自身专业领域(法律、心理、就业指导等),结合自己帮教案例,通对需求结构、整合资源等创新思路,展现了“专业力量”。

帮扶案例与成效:用爱点亮希望
黄浦区帮教协会秘书长金子明、徐汇区帮教协会副秘书长许花蓉、青浦区帮教协会副秘书长郁华分别介绍了与民盟合作,帮助本区刑满释放人员解决就业、生活、家庭等实际困难,帮助其融入社会的情况。例如,帮助一名退伍军人兼创业者解决就业问题,推荐其进入上海市时代基地医院公司,并持续跟踪支持;帮助一名少年时期因偷窃入狱的人员进入地铁运营公司工作,实现生活改善。
奉贤区帮教协会秘书长何春梅也分享了他们的帮扶经验。通过与民盟、民革合作,整合医生、心理咨询师、律师等资源,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就业岗位等服务。特别是对一名17年刑满释放人员的家庭进行帮扶,帮助其孩子考取大学,体现了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
民盟杨浦区区委秘书长赵晓侠提出黄丝带帮教要和参政议政结合,推进社会治理。
解决建议:搭建专项就业平台
针对刑满释放人员就业困境,与会者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突破无犯罪记录就业壁垒;适应AI时代发展的服刑人员技能培训和认证体系建设;搭建专项就业平台,整合政府资源与社会企业需求,定期举办针对刑满释放人员的专场招聘会,打破信息壁垒,拓宽就业渠递;志愿者们呼吁政策支持,建议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共同参与,通过常态化招聘机制为特殊人群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技术赋能:小应用推动帮教数字化转型
活动现场,民盟市经信委盟员金老师演示了市帮教志愿者协会与市民盟志愿者服务总队共同建设的“黄丝带帮教”志愿者应用小程序。该平台从“需求对接、进度跟踪、资源匹配”三大功能,介绍了未来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志愿者登记、注册、日常管理、服务记录可追溯及公益证明一键生成,让数据助力帮扶帮教工作从“人力密集型”向“精准高效型”升级,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志愿者归属感。
总结展望:从“碎片化”走向“体系化”
上海民盟志愿者总队副总队长范文成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帮教服务“体系化”建设,以需求为导向深化市帮教志愿者协会与市民盟志愿者总队的协作,充分发挥民盟资源和专业优势,精准帮教,为监狱和社会稳定贡献更多力量。
“黄丝带帮教”行动始于2014年,由民盟中夹与司法部联合发起,旨在依托社会力量帮扶监狱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及刑释解矫人员。上海市自参与以来,已形成“司法主导、民盟协同、志愿者参与"的特色模式,累计开展帮教活动数百场,惠及特殊群体数千人。此次经验分享与座谈交流增进了市帮教志愿者协会与市民盟志愿者总队之间的了解,将为市帮双方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奠定了更加厚实的基础。
此次会议是建立在过去各区司法局与各区民盟区委共同开展帮教基础上,还有近1年来市帮教协会与市民盟志愿者总队志愿者初步合作的基础,并结合即将到来的市级层面深化合作的基础上开展讨论,既能对过往实践经验进行回望与总结,更能对未来进一步深化协作进行美好展望与共创。通过此次活动,与会者不仅分享了宝贵的经验,还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司法与民盟的深度协作注入新智慧和新动能。
此次活动圆满举行,参与交流的双方志愿者希望协会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通过多方合作、资源整合和技术赋能,才能更好地帮助特殊群体回归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秘书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