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社会帮教公共实训基地由黄浦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市禁毒志愿者协会黄浦分会和黄浦区黄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共同设立,于2017年11月正式揭牌。近日,基地顺利完成合作协议续签。
实训基地是一个帮扶的平台,一个就业援助的平台,配合黄浦区“新航阳光驿站”的过渡性就业安置基地共同发挥作用,拓展特殊人群就业帮扶工作新模式,为安置帮教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基地通过利用社会力量和办学质量、诚信等级“A”级的黄浦区黄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参与的社会组织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够使越来越多的刑满释放和戒毒康复人员通过这个实训基地,学到一技之长,为就业创造条件,最终使他们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
作为黄浦区创业实训基地、黄浦区社会帮教公共实训基地,学校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苏州河畔黄浦与静安的交界处,交通便捷,就业岗位推荐资源丰富等优势显著。自2017年起学校与黄浦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黄浦区禁毒志愿者协会合作以来,面向全市和黄浦区的服刑回归人员,社区戒毒人员及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基地为回归人员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免费烹饪技能培训,包括:中式烹饪、中式面点、西式面点等,培训期满经考试合格颁发技能等级证书,帮助回归人员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学校与全市100多家星级酒店、社会餐饮企业及餐饮集团公司合作,为有就业需求的学员以及用工需求的企业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岗位推荐。
成功案例介绍:
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帮教对象Z,因职务侵占罪获刑,于2017年9月2日刑满释放,9月15日经五里桥街道推荐Z进入黄浦区新航阳光驿站参加过渡性劳动,总体劳动表现较好。期间,街道司法所及时指导和协助Z办理了失业金和廉租房的申请领取手续,为他解决了回归社会之后安定生活的后顾之忧。但是作为80后的Z,年纪轻轻,不甘心看着自己只有三十多岁的年纪就要过上简单枯燥的“退休生活”,他一度陷入迷茫与困惑,不知道自己后面的人生道路要何去何从。通过驿站帮教老师的悉心引导,他也深刻地进行了认罪悔罪,学会了要正视自己的客观情况,放平心态来迎接新生的挑战,但也是因为自己一失足造成的后果,现在想要找一份好工作谈何容易,以前的自己不思进取,也没有好好学习,更没有什么一技之长,Z的新生之路并非坦途,他的自信心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在阳光驿站的过渡性劳动是一个安定的环境,也更是一个适应的过程,驿站帮教老师在劳动之余,努力帮助Z调整心态,分析情况,及时的政策信息和社会动态提供,协助他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自己,也渐渐地鼓励他恢复信心、看到希望。在日常的沟通过程中,帮教老师了解到Z对美食和烹饪方面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在得知11月份实训基地成立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推荐,协调各方资源鼓励和帮助Z发挥自身兴趣特长,寻求新的就业发展方向。实训基地成立后,Z成为第一个由驿站推荐的培训学员,享受参加培训的优惠政策,阳光驿站也适时跟进,调整延长Z参加过渡性劳动时间,为他能够认真学习技能,早日出师获证创造良好条件。成为实训基地的“大师兄”,让Z感到自豪,也给了他更多的动力去设立新的人生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培训,Z先后拿到了中式烹饪的初级证书和中式烹饪的中级证书。有了证书,有了技能,Z在求职的道路上身板也硬了,信心也足了,最终,通过黄浦区帮教协会和黄埔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共同努力,Z被文庙路幼儿园录用,在食堂发挥所长,为小朋友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8年10月,Z与驿站办理了结束过渡性劳动手续。驿站希望Z珍惜机会,好好工作,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他也时常和阳光驿站的帮教老师以及实训基地的师傅们联络,汇报自己新生活的情况,感谢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自己的破茧重生所提供的帮助。
我们相信,有了政府部门的引导关心,有了帮教志愿者的帮扶帮助,有了阳光驿站和实训基地的托底保障,像Z这样愿意真心悔改、自食其力的特殊对象的明天会更好!
黄浦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