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我们都可能会在某个时刻迷失方向,犯下错误。而对于矫正对象来说,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正因如此,他们的人生之路似乎更加崎岖坎坷。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群迷茫的人群里,一个个温暖而有力的帮教志愿者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回归正途的路。
矫正对象,他们因为一时的冲动、错误的选择或者生活困境所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当他们进入社区矫正,面临的不仅是法律的制裁,更是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这个关键时刻,帮教志愿者们挺身而出,用他们的爱心、耐心和智慧,为矫正对象开启了一扇扇希望之门。
帮教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个矫正对象的背景、性格、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帮教方案。正如古人云:“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的矫正对象,帮教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有的矫正对象可能需要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有的可能需要技能培训,为他们提供重新融入社会的技能;有的则需要情感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被尊重。
矫正对象小孙,因年少无知犯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刑而进入社区矫正。一开始,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绝望,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被贴上了 “罪犯” 的标签,再也无法翻身。帮教志愿者小黄并没有放弃她,而是主动与她交流,了解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交谈中,小黄发现小孙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便为她联系了一位专业的美术老师,让她有机会学习绘画技巧。慢慢地,小孙在绘画中找到了自信和乐趣,她的作品也越来越出色。在一次街道举办的艺术展览中,小孙的画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次经历让她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努力,依然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除了技能培训,心理疏导也是帮教工作的重要环节。矫正对象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愧疚、孤独。志愿者就需要像知心朋友一样,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小刘是一位因交通肇事罪而进入社区矫正的对象,事故发生后,他一直无法原谅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志愿者小孙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定期与他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认识到错误已经发生,重要的是如何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开始生活。同时,小孙还组织了一些社区志愿活动,让小刘有机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小刘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他开始积极面对生活,努力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一个个帮教故事,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矫正对象不断前行。这些故事不仅温暖了矫正对象的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希望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矫正对象前行的道路;他们又像一位位园丁,用心去开导他们紧锁的心门,让他们重新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当然,帮教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它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有时候,矫正对象可能会出现反复,需要志愿者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应对。有时候,社会的偏见和歧视也会给矫正对象带来很大的压力,需要志愿者用“心”去努力消除。相信,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和希望,坚持不懈地做好志愿服务,就一定能够帮助更多的矫正对象回归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松江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 供稿)